工程機械行業在2015年能否走出困境
備受產能過剩所困擾的工程機械行業正在悄然迎來轉機。一方面,隨著“一帶一路”戰略布局的迅速實施,產能外遷正在逐漸成為行業的“新常態”;另一方面,以大型國有企業為主的改革進程今年以來明顯提速,業內看好效率提升帶來的行業整合對產能過剩的化解作用。不少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隨著內外合力的加速作用,工程機械類上市公司有望實現業績與估值的“雙擊”,尤其在高端裝備制造和智能裝備等領域,有望迎來景氣度高企的重要機遇期。
加速布局海外
自從2013年8月國家首次提出“一帶一路”之后,2014年相關方面的戰略部署迅速鋪開。無論是此前的APEC峰會,還是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將“一帶一路”提升至國家戰略的高度,業內預計,中國與周邊國家互通的基礎設施建設有望提速。
作為重資產企業,工程機械類上市公司在布局“一帶一路”方面通常以周邊國家為切入點,且以符合當地業務特點的新產品為切入口。
在加速海外布局方面,工程機械企業憑借多年的技術經驗,在“借力”方面做足了工夫。以三一重工為例,公司日前與正大集團在泰國曼谷簽訂市場合作協議,以共同完成在東南亞工程機械市場的戰略合作布局。根據協議,雙方將在印度尼西亞這個東南亞的最大經濟體開展工程機械設備合作。正大集團將在印尼及部分周邊國家全面代理三一重工挖掘機械和路面機械產品等土石方機械設備。
改革推動整合
除了加速布局“一帶一路”之外,開始于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國企改革思路在不少國有企業中也在快速貫徹。中央層面之外,隨著江蘇、福建等省份相關細節的陸續推出,鼓勵工程機械行業內企業實行混合所有制的兼并重組的運作思路也開始浮出水面。
細分行業景氣度高企
值得注意的是,整體來看,以工程機械為代表的中國制造產業仍處于下行通道之中。以通用和專用設備制造業為例,公開數據顯示,在2014年前10月,同比增速較去年分別下降了9%和5%,不少業內人士仍判斷制造業投資增速將在2015年延續下滑趨勢,傳統中低端設備制造業擴張仍將減緩。
“但這并不代表整個產業中沒有機會。”中信證券相關分析師對記者表示,“隨著國企改革成為業內企業的主基調,一方面將有利于提升上市公司的效率,改善經營狀況;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以上市公司為平臺注入優質資產,提升地方資產的證券化率。”其判斷,隨著企業內部轉型升級和產業內部整合的提速,工程機械類上市公司有望實現業績和估值的“雙升”。
該分析師尤其指出工程機械領域三大細分子行業的景氣度有望發生超預期變化。首先,中國高鐵建設批復和投資額度不斷上調,且隨著“高鐵”外交的推進,從整車到核心零部件整個產業鏈的業績與新接訂單都有望超出預期;智能裝備機器人領域在2014年行業增速也出現提升,且國際互聯網巨頭在這個領域內投資不斷加碼,行業景氣度也有望井噴;此外,造船等相關工程機械產業內公司也存在國企改革資產整合的預期和軍工概念,“龍象共舞”特征有望延續。
以工業機器人為例,2014年下半年以來,傳統制造業上市公司向智能化方向拓展的步伐明顯提速,60余家上市公司通過投資或并購方式涉足自動化和智能化產業,且多數扎堆在系統集成環節。由業內專家分析說,雖然整體來看,外資巨頭短期技術優勢明顯,而本土企業更愿意在集成環節分羹,但中長期來看,隨著有能力解決核心零部件難題從而降低成本的企業有望率先實現量產化和進口替代,集成、本體、零部件企業有望依次“花開”。
最新產品
同類文章排行
- 山東艾德姆被評為濟寧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 鋼、煤、電重組加快 又一批“國家公司”上路
- 削減過剩產能關鍵在于關閉僵尸企業 2017年去產能計劃有望春節前發布
- 國家安監總局發布通知 征集淘汰落后和推廣先進安全技術裝備目錄
- 中國仍是全球工程機械最大市場
- 鐵礦石逼近成本價 存反彈需求
- 淺談我國工程機械行業智能化發展狀況
- 工程機械行業在2015年能否走出困境
- 我國軸承行業的生產規模正在不斷擴大
- 2015年滾輪罐耳煤炭行業的影響因素分析
最新資訊文章
您的瀏覽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