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我國工程機械行業智能化發展狀況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智能化在各個領域都有著廣泛的應用,效果更是顯而易見。不僅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還可以降低成本。由此也可以看出,智能化已成為未來發展的主流趨勢。
其中,工程機械行業作為國家基礎建設提供技術裝備的戰略性產業,同時也是裝備制造業中最重要的子行業,屬于國家重點鼓勵發展的領域之一,其制造技術的發展能夠充分帶動裝備制造業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集中體現。同時,工程機械面對市場經濟、參與全球競爭,先進的制造技術已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綜上所述,我國工程機械行業走智能化之路已經迫在眉睫。
智能化裝備行業的現狀
(1)智能化制造技術以實現優質、高效、低耗、清潔、靈活生產,提高產品對動態多變市場的適應能力和競爭力為目標。
(2)智能化制造技術不局限于制造工藝,而是覆蓋了市場分析、生產管理、加工和裝配、銷售、維修、服務,以及回收再生的全過程。
(3)智能化制造強調技術、人、管理和信息的四維集成,不僅涉及到物質流和能量流,還涉及到信息流和知識流,即四維集成和四流交匯是智能化制造技術的重要特點。
(4)智能化制造技術更加重視制造過程組成和管理的合理化和革新,它是硬件、軟件、智能(人)與組織的系統集成。
總言而之就是,工程機械設備通過現代通信與信息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行業技術、智能控制技術匯集等方面的應用。從而使產品在工作和生產中更多地采用智能化方式,減少人員的工作量。
工程機械行業將如何實現智能化,其最直觀的表現就是機器人的引入,目前很多企業已經在生產過程中大規模使用機器人進行焊接、涂裝、裝配等工作。據了解,2005年~2015年,全球工業機器人的年均銷售增長率預計將為9%,而中國工業機器人年均銷售增長率預計將達到25%.到2015年,中國機器人市場需求或將達3.5萬臺,占全球總量的16.9%,成為規模最大的機器人使用市場。
目前我國裝備制造業仍然是大而不強,隨著中低端產品加工制造產業重心向東南亞等發展中國家轉移,發達國家再工業化戰略引發高端制造企業快速發展,我國裝備制造業在全球地位面臨挑戰。要應對這一挑戰,產品智能化與生產過程的智能化水平將成為我國裝備制造業未來能否在強手如云的全球裝備市場中勝出的重要武器。
從目前來看,我國“十二五”規劃對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柔性化生產、自動化、數字化等為基礎的智能化制造將成為行業的新標準。預計,2015年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固定資產投資達1000億元,其中對智能化制造方面的投入將高達300億元。這將使國內工程機械行業的整體智能化制造水平在十二五末邁上一個新臺階。
最新產品
同類文章排行
- 山東艾德姆被評為濟寧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 鋼、煤、電重組加快 又一批“國家公司”上路
- 削減過剩產能關鍵在于關閉僵尸企業 2017年去產能計劃有望春節前發布
- 國家安監總局發布通知 征集淘汰落后和推廣先進安全技術裝備目錄
- 中國仍是全球工程機械最大市場
- 鐵礦石逼近成本價 存反彈需求
- 淺談我國工程機械行業智能化發展狀況
- 工程機械行業在2015年能否走出困境
- 我國軸承行業的生產規模正在不斷擴大
- 2015年滾輪罐耳煤炭行業的影響因素分析
最新資訊文章
您的瀏覽歷史
